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研究

江苏盐城市时杨中学 陈红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发展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学和生态哲学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人们思考问题提出了新的视角。生态学的观点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研究课堂教学提供了基础。本文将从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出发,运用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高中英语生态课堂。一、重塑英语教师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态课堂的构建首先应当从教师形象的重塑开始。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中教师在课堂所处的绝对主导角色,而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只有以这样的理念为指引才能够推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才能够让生态课堂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与决策者,教师应当善于做课堂中的连接者与协调者,要让学生们更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大家都能够在课堂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平等和谐。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语法是英语教学中毫无疑问的重点,高中阶段的许多语法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让语法教学更为高效,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本位。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很可能会存在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同时也会带给学生压迫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吸收,也违背了课堂教育的生态规律。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和学生间拉近距离,就具体问题和学生展开探讨:1.I went out with the window open.(形容词作宾补)2.He was working there with only a shirt on.(副词作宾补)3.She said good-bye with tears in her eyes.(介词短语作宾补)4.With nothing to do, I went out for a walk.(不定式作宾补)宾语补足语在英语语法中非常常见,宾补的形式也十分多样,这些不同的表达也是学生极易弄混淆的地方。我会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例证,就像上文呈现的一样,将各种用法列举相关实例,然后和学生展开交流分析。我会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不同见解,尤其是他们内心存疑的地方。这些地方通常都是学生知识层面的薄弱点,也是他们语法体系中可能会存在的误区。我会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理解,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在这种交互式的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下,构建出一种共同探讨、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让生态课堂的价值得以体现。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生态课堂的另一个重要要义在于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尽可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在课堂中都显得十分被动,不仅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低,学生的思维也不够活跃。这不仅会制约学生对于教学要点的吸收,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也很难让生态课堂的理念得以显现。教师应当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并且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在课堂上有更多收获。在课堂中我经常会设置一些有意思的小练习,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来完成,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够让英语课堂教学更为高效。以下述习题为例:1.Tom works hard.2.He is on time for work.3.He is late.4.He is early for work.5.He makes mistakes when he writes the file.6.He answers the phone politely.我列举了上面的几个句子,描述了Tom这个人的一些基本性格特征。我让学生选取至少两条特征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Tom always works hard.He is always on time for work.等等。学生们对于这种类型的小练习通常都很感兴趣,积极参与。这样的开放性的习题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也能够让生态课堂得到良好构建。三、探索生态化的评价方式生态课堂的另一个直观体现就在于教师给予学生的教学评价上。生态化的评价方式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尽量给予学生鼓励与认可的同时也指出学生知识层面上的不足。让学生既饱有对于英语学习的信心,又能够弥补自己知识点上的缺失。作文练习通常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难点,英语写作过程也能够真实地体现学生的语言掌握与应用能力。每次在给学生做作文练习点评时我都会十分注重点评技巧。学生的习作中即使再乏善可陈,总会有一两个亮点。例如,可能会有很准确的用词与用语,也可能会在某个段落衔接上做得很漂亮。我会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这些亮点和大家分享,在此基础上再来指出文章中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这样的作文评价不仅能够让学生受到激励,学生对于自己行文中的问题也更容易接受。这不仅能够做好学生内心的平衡,也是生态化的评价方式的一种直观体现。
2022-04-19 20:36:48

版权声明:
作者:paperpp
链接:https://www.paperpp.com/cc/50006.html
来源:PaperPP学术不端查重咨讯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