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作者:PaperPP  发布时间:2021-07-29 17:51:21

大家之所以会觉得论文难写,主要是缺乏论文写作经验,加上学校对论文撰写提出的各种要求,会让人产生一种难以完成的感觉,其实论文写作就那么回事,掌握方法后也没有多难。

一、什么是论文?

在以往的观念中,论文是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

首先,从论文写作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来看,论文不是学术研究的附属品,其本身即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属于一个专业研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论文是科研工作者所在专业与另一个专业的交叉。

其次,从论文写作动态与静态关系的理解来看,论文是一个过程。以往我们对于论文多从静态的角度来理解,即其是一篇文章,实则不然。一篇论文的诞生经由三步:第一,确定研究问题;第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第三步,得出研究结论。

所以,从动态的角度来说,论文是一个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包含三个要素:问题、方法和结论。

最后,从学术研究者自身来看,论文还是一项技能。在从事科研工作、学习的领域中,职称评审、课题申请、毕业等都有论文的限制,论文写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研工作者的生存境况。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论文还是其在学术界、科研领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

二、如何进行论文写作

(一)论证观点产生过程,在对话中探索问题答案

目前,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在论文写作时,在文章开篇便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而后在接下来的篇幅中列举足够多的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论文写作逻辑,因为观点是对某一问题的回答,而在这种形式的论文写作中仅有观点,缺失了研究问题,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正确的逻辑应该为:发现研究问题,建立研究过程,选择研究方法,然后经过一系列论证,最后推导出结论,即观点。

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二)学习知名学者的专业,以普通作者规范写作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平时我们写论文时总是学习自身所在学科内知名学者的写作方式,久而久之,便陷入了只有观点没有问题的逻辑误区。而知名学者之所以能以那种方式写作,是因为他们之间已有共识,不需要把问题的提出作为独立的环节置于论文中。

但对于普通作者来说不能忽略这个环节,因为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尚未有很大程度的创新,不足以支撑起整篇论文。如前所述,论文写作和专业研究是两个独立的专业,所以,对于普通作者而言,向知名学者学习的应该是专业知识,然后再按照普通作者的写作逻辑进行论文写作。

(三)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进入“他者化”过程

不同的人写论文会有不同的出发点,常见的写作出发点有个人喜好、个人观点、所属学科等。其实,这些都落入了先入为主的写作陷阱。论文写作应该是一个客观中立的过程,我们应从我会什么、我喜欢什么、我的学科是什么、我的观点是什么、我的立场是什么等状态,转变到放弃“本我”上,实现“他者化”。“他者化”的特征就是客观中立,而“本我”的特征则是主观的,过于主观的观点并不具有普适性,这对于编辑、审稿人来说也是不易被接受的。

(四)创新不在引用多少,以他人观点推自己观点

因担心重复率过高、不能体现创新性而不敢引用,最终通篇论文落入自说自话的窠臼,这是很多人在论文写作中又一常见问题。其实,引用的多少和创新性没有必然联系。

首先,从静态的角度来说,引用和自己阐述的内容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引用是属于他人的观点,而自己阐述的内容就属于自己的观点;从动态的角度来说,不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论文都是在用他人的观点来推导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论文创新与引用多少没有关系,引用得多并不会影响创新。

举两个极端的例子:一是通篇论文即便一个引用也没有,全是自己阐述的内容,但最后也没有得出创新性的结论,那么这篇论文也没什么价值;二是通篇论文90%的内容都是引用,但剩余10%得出的结论内容从未有人发现,那么这篇论文也具有极大的创新价值。

(五)快速的论文写作方式:有规范的技术性仿写

在以往论文写作中,很多人一直将近一半的时间花费在写作的过程上。对于普通作者来讲,在写作过程中不应投入过多的时间,快速的仿写才是合理的。之所以会在“写”上消耗大量时间,是因为文献阅读在这其中占用了不少时间。

对于文科领域的人来说,做研究就是读文献,研究与写作应是同步进行的,所以不应在文献阅读上花费单独的时间。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仿写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上仿写,而是一种有规范的技术性仿写,注重可操作性,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800万大学生都在用的免费论文查重平台

本文由PaperPP论文查重系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perpp.com/industry/7277 .html

>>>论文查重报告演示
>>>免费查重试用
PaperPP在线客服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