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应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赖瑞滨初中英语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新课标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开发性创造性思维能力正是我们传统教学中常常忽略的一项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所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即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在达到交际目的和丰富自身的同时,创造出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语言。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创设声、光、色、图俱佳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新鲜,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又或是把时间的起始、发生、发展乃至结果整个过程——再现。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像能力(包括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在这方面多媒体课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网络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既重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老师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因而基于建构主义的新型教学模式最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也称作求异思维,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在同一客体不变的事物中求得变化。课堂教学中,若能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即可经常性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联想求异的思维方式。发展联想求异思维对培养创新思维是有很大作用的。善于联想求异思维的人不容易受传统理论和旧观点的束缚,而会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提出多方面的新观点。善于联想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萌发新思路。现行的新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情景教学,充分体现了交际法的运用与推广。但是,只满足于利用教材上的情景而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就会呆板,学生思维难以活跃,更谈不上思维的联想求异性的培养了。三、拓展学生想象能力。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出现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模式是创设各种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创造过程。所以,教师在挖掘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形式、选择教学方法上要多下功夫。另外,笔者建议学生多看英文报纸、英语节目等,这样他们会学到很多最新的英语,为他们的思维发散作好准备。有意识地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课本中有很多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素材,每一篇阅读课文前都有before you read,可指导学生通过看标题以及插图后,结合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象大胆猜测或推测课文的内容并回答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go for it九年级的unit11,could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pen?预测课文中可能回涉及到的内容。if you need help with your homework, how would you ask these people? 1.your mother or father? 2.your best friend 3.a teacher。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初中阶段的孩子因为心理成长周期的原因自制力还不够强,如果按照传统一成不变的思路上课,就难免会出现“上面一个疯子,下面一群傻子”的局面,或者是学生的手和嘴毫无章法地乱动、屁股“坐不住”,弄得课堂闹哄哄。授课老师只有不断地换“花样”,抓住学生“眼球”,才能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授课老师尽心尽力地去设计、创造轻松、愉快、和谐、有效的课堂。发挥利用教师特长、学生的爱好及学校现有的条件,既“导”又“演”,把课堂教学融入到唱歌、跳舞、绘画、看电影、做游戏之中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引导创新思维课堂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主渠道。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大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时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走出课堂探索疑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快乐学习、互动学习等新模式,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五、培养学生不同类型的新思维。人们使用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任务型教学活动,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课堂活动的任务化是英语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手段。有了任务,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就会从一定的方面展开,心智活动就会少阻滞,多流畅,从而在较少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思想,促成词语、观念和联想的流畅。有了任务,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的讲解和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交际情景的创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则进行新思维,表达新概念。所以,在很多任务型活动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被肯定、被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群体。总之,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把创新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教育观念,培育出有扎实基础、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鹏祥中学)
2022-04-19 19:13:36
版权声明:
作者:paperpp
链接:https://www.paperpp.com/cc/49116.html
来源:PaperPP学术不端查重咨讯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