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进行高三英语语法复习

贵州兴义第八中学 王友美高三英语的复习备考可分为以下三轮,第一轮围绕课本进行以温习、巩固、加深以已学英语语法知识为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围绕语法单项题型进行语法专项和能力发展的训练;第三轮围绕高考模拟试题进行综合训练。这三轮的主要特点是:以语法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听力和阅读的训练、完形填空以及写作的训练,但是这不等于简单地把高三英语复习备考变成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法复习。以下是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得来的语法复习的经验。一、帮助学生进行语法知识量的积累这里说的主要是第一轮复习,我们第一轮复习的基础是课本里的语言现象,原则是对语言现象的总结归纳,目的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大量吸收和融会贯通,并以适量的习题作为辅佐。我们通过为学生编写每两个单元的提纲的形式,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再加上教师对大纲的讲解,帮助学生对高中三年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再通过老师编写的相关典型试题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求使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做到“懂,透,通”。二、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一个较为完善的语法知识网络,因为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和认识,但是这些知识点是杂乱的、无序的,同时也是不牢固的,所以第二轮的工作要像蜘蛛织网一样严格有序的进行,要做好这项工作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动词和句子是中学英语语法编写项目的两条主线,动词涉及到:人称和数、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形式;句子涉及到句子成分、单句的五种基本形式、复合句、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副词性从句(时间状语、条件状语、原因状语等8种从句)。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性的认识知识,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语法框架。三、帮助学生把语法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高中三年,教师讲了很多语法,学生也做了许多题,但是有一点却让人很无奈,那就是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总是在以考察语法为主的单项选择题上得分率普遍偏低,这是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有的体会,查找原因才发现并不是学生不懂语法知识,而是没有把已学的语法知识转化成应付考试的解题能力。那么解题能力又是如何来培养的呢?1.对语法语意的准确把握。学生做题时往往是凭经验、凭感觉或者是照搬语法语句,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解题能力,错误往往是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的。如:What made her unhappy this morning?Losing her wallet.Why did he get up so early this morning? To catch the first bus.于是教师会总结:用What提问,回答时用v-ing 表某件事;而why提问时,用不定式表目的,这句话在以上语境中是没错的。但请看:What should I do with this passag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A. Finding out B. Found outC. Find out D. To find out命题人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把Finding out放在A项,误导学生,其实本题是问话人征求对方意见的,故选C项。2.对于句子结构较为复杂的题目,我们要学会分折句子结构,理清各个词汇之间的关系,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The managers are discussing the plan they would like to see at the end of this year.A.carry out B.carrying outC.carried out D.to carry out此题应选C。句意是:经理们正在讨论他们希望今年年底能够实施的计划they would like to see作the plan的定语。see的宾语是省掉的关系代词that / which即the plan。而the plan与carry out之间是被动关系,则适用see +宾语+ p. p.结构。The boys sat under a tree chatting and seeing their teacher, up in no tine.A. to stand B. standingC. stood D. would stand此题选C。句意是学生们坐在一棵树下聊天,当他们一看到他们的老师就马上站起来了。此句含有两个并列谓语即sat和stood up,而sat带有它的伴随状语chatting,stood up带有它的原因状语seeing their teacher。关于高三英语语法复习的策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只是针对它表达了一些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和做法,希望和进行大家参考交流,请大家斧正。
2022-04-19 20:37:30

版权声明:
作者:paperpp
链接:https://www.paperpp.com/cc/50042.html
来源:PaperPP学术不端查重咨讯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